李少莉为什么那么火(有关李少莉的最新视频)

2023年1月26日 评论 154 浏览

·子莘说

心理学上有个“蝴蝶效应”,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,2周后,美国得克萨斯州可能会迎来一场龙卷风。

任何事物的发展,都存在定数和变数,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事物的发展。

就如李少莉的一个耳钉,热度竟然高达十几天,她的一些过往经历,也引起人们的议论。

李少莉走入大众视野,是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,时髦的波浪卷发,精致的耳钉以及镶边小丝巾,无不彰显着时尚。

有细心网友发现,耳钉和小丝巾可不普通,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,耳钉是梵克雅宝,价值3万,小丝巾是爱马仕,价值4千,还拿出图片比对,有图有真相。

一个耳钉引起大家的思考,什么样的家庭,能轻易买得起这样的奢侈品呢?

比耳钉更有争议的细节是,李少莉在读稿子的时候,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,语气生硬,一看稿子就不是自己写的,而且对稿子也不熟悉。

有句俗话说:“人在其位,要谋其职。”

意思是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,都要有对职业的热爱,把本职工作做好,就是对职业的尊重。

我们镇上有个卖肉师傅,他卖肉很少用秤,你说想要多少,他一刀剁下去,大多八九不离十,很多人奇怪,问他为何如此精准,他的回答是:“日复一日,练出来了。”

一个人长期做一件事,是可以让能力得到提升的。

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开会做报告,也许第一次会经常,但若是长年累月都是如此,相信你就没有了紧张感,有时都不需要稿子,看一下关键词就能口若悬河,因为具体的细节你都了然于胸,还需要念稿子吗?

当然,新闻发布会需要严谨,李少莉读稿子也是正常流程,但用手指点读,就有点过了。

有位自称李少莉高中的老同学出面了,他解释了点读稿子的原因。

李少莉虽然是汉族,但汉语并不好,16岁参加工作,从一个纺织女工,成长为基层干部,她一直没有停止学习,通过努力,在40岁成为副科级,又在54岁升为副处级,纵观人生,可以说是励志的榜样。

这位老同学还不如不出面,他的发声引起大家的疑问。

“既然16岁就工作了,怎么会有高中同学了呢?”

“从她的简介来看,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,这个专业出来的人能普通话不好吗?

不排除这位老同学是蹭热度,他的话不一定可信,不过有网友扒出了更客观的资料,原来李少莉的家庭不简单。

她丈夫是一名资深医生,年收入有十几万,再加上李少莉的工资,夫妻二人的年收入加起来有20多万,给老婆买一些奢侈品,还是有能力的。

李少莉有个姐姐和弟弟,姐姐承包了疾控中心的防疫门诊,弟弟是负责某市场监督的副局长,也就是说,一家人都有不错的工作,可能在她潜意识中,穿戴名牌并不是事儿。

从李少莉以往的照片来看,她确实是爱打扮的人,就算平常工作,也会描眉画唇,穿着裁剪精良的衣服,让自己看上去很精致。

她之所以这样做,或许也是为了职业形象,让人们对当地的印象增添一些好感,却忽视了,环境会影响思维,很多人因口罩原因被困家中,整天穿着睡衣,也没有心情打扮,看着你如此精致,你能代表大家吗?

李少莉走到现在的位置,肯定跟自身努力有关,最起码在事件发酵的阶段,没有什么违规的细节曝光,就说明她的成长是符合规定的。

如果说有错,那就是太高调,体会不到大众的生活困难,在不经意中透露了自己的优越感。

无独有偶,郑州的刘红英也因为一次开会,上了热搜。

她在开会的时候,提起自己女儿的成人礼,几度哽咽。

刘红英的本意,可能是想拉近跟大家的距离,告诉大家自己作为社区工作人员,生活也不容易。

可她的着落点,却难以让大家共情。

有人说:“我没吃上午饭,她却遗憾错过了燕窝。”

也有人说:“真是伟大的妈妈,居然错过了女儿的成人礼,谁能告诉我,成人礼是什么?”

网友们的吐槽也不是无缘无故,我生活在郑州,特别能感受这种生活的无力感。

上半年前公司破产倒闭了,2个月的工资一直没发,但老板没钱也是实情,他答应自己去打工,然后慢慢给大家补发工资。

下半年找个工作上班没多长时间,又突然被按下暂停键,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,这么热爱上班,原因很简单,老板并不比你好过,要是单位没效益,就没钱给你发工资。

相信身处困境的人还有很多,我们收入暂停了,房贷和信用卡依然要按时还,孩子可以上网课,但学费却不能少,在这样的境况下,有的人连自己生日都忘了,刘红英却遗憾错过女儿的成人礼。

试问,怎么共情?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。

遇到问题,刘红英的做法是怼回去,她站在社区门口,拿着喇叭对群众说:“我没有做错什么?你拍照,我也不怕,稿子是审核过的,你们理解一下。”

她始终没有明白,自己错在哪里,错的不是她的稿子,而是她体现出来高高在上的优越感。

相比之下,李少莉的应对就显得高情商,她没有正面回复,而是默默工作,有人拍到她的一张工作照,李少莉穿着黑色夹克出现在社区,耳钉和丝巾都不见了,就连时髦的波浪卷发,都低调地束到了脑后。

她深谙人心,只要自己做事低调,就会慢慢在大家的视线中淡去,只要工作勤恳,就会得到单位认可,比起争执对与错,她的做法确实更得体。

声明:版权归原创所有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