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际关系的三种需求(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与倾向)

2023年1月9日 评论 133 浏览

·武志红

编者按:

在人际关系中,我们不管是过度融入还是过于逃避,都在试图摆脱一种感觉——孤独。

但如果看不见其中的自己,每次的融入和回避,都再次让自己体会到孤独的无望。

作者 | 关常晶

编辑 | 梁 脊

责编 | 天雅 陈沉沉

身处于这个繁华的世界,想必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:看似处处热闹,内心却常常倍感孤独。

正如日本哲学家三木清所说的一样:

孤独不是在山上,而是在街上;

不在一个人里面,而在许多人中间。

我有两名来访者——

一个是经常独来独往的「社恐」小欣,

另一个是约饭派对从不缺席的「社牛」淼淼。

无论是性格气质,还是生活状态,两人看上去截然不同。

但在咨询室里,她们却多次不约而同地向我袒露:

自己感觉非常孤独。

说实话,社恐小欣说感觉孤独,我并不奇怪;

但令我诧异的是,社牛淼淼为什么也会孤独呢?

直到后来经过深入探讨,我才发现:

一个人是否感到孤独,不在于「四周有没有人」,而在于「心中有没有人」。

两种孤独:「社牛」和「社恐」

来访者小欣,她从小害怕社交,身边朋友不多。

最近,她离婚了,丈夫也搬了出去。

晚上回到家,家里一片死寂,她一个人躺在沙发上,忍不住浑身瑟瑟发抖。

这种四周无人的孤独,迫使着她赶紧找人联结,驱散心中的恐惧。

但一打开微信与朋友的聊天框,她又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尴尬紧张。

她不知道如何寻找聊天话题,也不知道如何向对方坦诚自己,

同时她也很害怕自己会给对方添麻烦,被对方嫌弃……

就这样纠结来纠结去,她始终打不出一个字。

最后,她只能无奈地放下手机,继续蜷缩在一个人的角落里,独自忍受孤独。

小欣的状态,属于典型的「四周无人的孤独」。

在咨询室里,小欣不止一次向我发出感慨:

“我好羡慕那些「社牛」啊,他们总能在各种社交场合如鱼得水,从不孤独。”

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
其实未必。

我的另一名来访者淼淼,媒体出身,每天跟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。

她一度喜欢呼朋引伴、热衷聚会,是大伙公认的「社交达人」。

表面上看,她生活得热热闹闹的,过得忙碌且充实。

但在咨询室里,她却告诉我:自己其实很孤独。

她描述了跟朋友一起喝咖啡的场景——

我们说了很多的话,聊得很嗨;

可是,杯尽人散,刚才的热情变得空空如也。

喝咖啡时的温度,与对面友人的情感,统统无法保存。

感觉彼此的心被一层无形的壳子罩住,无法产生联结……

也就是说,

这种“聚光灯”下的紧密社交,并没有给她带来充实的「联结感」,而是给了她一种沉重的「空虚感」。

也因此,她时不时会有一种冲动:

删掉所有好友,清除社交。

因为她觉得在通讯录里面,没有一个是真心挚友。

但出于职业考虑,她不敢这样做,也不能这样做。

也因此,她纵使内心感到孤独,也不得不戴着「社牛」面具,继续生活。

淼淼的处境,属于典型的「四周有人的孤独」。

“两种妈妈”:过度溺爱和缺乏回应

小欣和淼淼性格迥异,却同时被孤独裹挟着。

从她们这份孤独的背后,我看到了一个共性:

她们缺乏与人建立联结的能力。

而这种能力的匮乏,源于她们与妈妈的关系。

先看「社恐」小欣——

她从小体弱多病,妈妈为了照顾她,主动放弃工作。

在养育过程中,妈妈非常尽职,大事小事全程包办。

小时候去亲戚家串门,随意聊一些问题,妈妈怕女儿回答不好,抢着替她回答,帮她缓解尴尬。

就这样,小到女儿日常的衣食住行,大到填高考志愿、选大学专业,都是妈妈做主替她做决定。

甚至到了大学,妈妈担心女儿住不惯宿舍,无法适应大学生活,主动提出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。

而小欣也紧密地依赖着妈妈,对她而言,妈妈的“在场”,胜过了任何人。

之后结婚,用她的话说:就像是从妈妈的“床上”,搬到了丈夫的“床上”。

在心理学上,我们称之为「分离个体化」的冲突:

她始终没完成跟妈妈的分离,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;

一旦没有妈妈(丈夫)在场,她就无法独立完成任何事。

这样紧密的「共生关系」,使得小欣失去了与外界人事物建立联结的机会。

也因此,跟丈夫离婚后,她明明很孤独,但却不懂得向其它关系寻求联结。

就是说,由于不健康的依恋——

她「心中无人」,导致了「四周无人」的孤独。

再看「社牛」淼淼——

她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,从小跟父母的关系,几乎就不存在联结。

小时候,父母在工厂打工,加班十几个小时是常态。

于是,淼淼一岁就被送到工厂的托儿所,很少见到妈妈。

白天淼淼经常哭喊,但很少得到托儿所阿姨的抚慰;

晚上,即便被接回家,她也得不到父母充分的照料。

不仅如此。

成长过程中,淼淼向妈妈发出需求,也总得不到正面回应。

比如:

每次回家,淼淼问妈妈:什么时候开饭啊妈?

妈妈却瞪她一眼:你裤子上的泥又在哪蹭的?

可以说,

虽然,父母创造了不错的条件,让她健康成长。

但是,父母从未跟淼淼充分互动,并给予回应。

这种「无回应即绝境」的状态,使她长大后,对社交投注了过分的热情。

一方面,由于童年不被父母回应,她不断跟别人建立关系,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与回应。

另一方面,由于她缺乏与父母联结的体验,她很难真正与朋友坦诚相待,总是浮于表面。

也就是说,同样由于不健康的依恋——

她「心中无人」,才导致了「四周有人」的孤独。

发现了吗?

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无论是过度溺爱,还是缺乏回应,本质上都是一种「情感伤害」。

前者会导致孩子过度依恋、无法形成独立的自我。

后者会导致孩子渴求关系、却无法与人建立联结。

也因此,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:

“一个足够好的妈妈,就是一个只做60分的妈妈。”

最美妙的亲子状态,是「母亲在场的孤独」,孩子需要父母用一种不打扰的陪伴存在着,又不干扰、不代劳。

只有这样,孩子在妈妈60分的陪伴下,独自去探索那40分的孤独,才成长出独立的自体,从而「心中有人」。

所谓「心中有人」,是成熟的人格分离与成长,并且适应孤独,有一个安全而独立的内心世界。

从孤独中的成长

如果,你也像小欣或淼淼一样,被孤独裹挟着,无所适从。

在此,我想对你说一声:

你真的辛苦了,小时候太多不该你一个人承受的时刻,你是一个人过来的。

长大后,在“不喜欢孤独、却害怕两个人相处”之间的纠葛,也一定让你很疲惫。

我想给你3点成长的建议。

首先,尝试联结孤独背后的「能力」。

其实呀,我们不敢去联结也好,过于热情去联结也好,都是将成长中的渴望,投射到现实里。

而这一切,都是为了逃避孤独。

现在,请告诉自己:

孤独不是被抛弃,也不是失去依恋。

孤独是一种不被打扰的处境,是专注自我的能力。

你可以像魔法一样,把它「变」成一种能力,比如:

你可以专心连贯、长时间地投入做一件事情,

你可以闭上眼睛,放音乐,回想最近的生活。

当你开始面对孤独,一种积极的能力也会生长出来。

其次,以“母亲在场的孤独”抱持自己。

现在你没那么恐惧孤独,那么,我们可以通过它来疗愈自己了。

具体怎么做呢?

这让我想起,「社恐」小欣来到咨询室,就迫切发出连环拷问:

“我真的很难相信……我离婚了,怎么办呀?”

此时的小欣渴望一个“妈妈”,马上来保护和照顾她。

而在我的鼓励下,小欣尝试体验孤独:

“离婚后,我害怕房间里没人时那种绝境的感觉,还有每天醒来,看见周围空荡荡……”

她看着我的眼睛,诉说了关于离婚的想象。一开始只说负面,后来,偶然说了一两个积极的打算。

我点头认可并表示欣喜后,她尝试说些积极想法,如可以看书、报日语课、打羽毛球等。

终于,她不再像最初那样连问“怎么办”,而是让我站在背后,独自去感受“离婚并不那么绝望”,并寻找方法。

咨询室里,咨询师关切而不打扰的态度,使来访者的感受和思绪得以被抱持。这就像一个孩子成长中,所拥有的那种“母亲在场的孤独”。

对「社牛」淼淼来说,也同样需要如此,来哀悼与母亲错失联结的失败。

在咨询室里,她一度焦灼地问:

“我这么努力建立关系,为什么还是没有交心朋友……到底差在哪?”

这种状况下,咨询师的任何解释,都会激起她更剧烈的愤怒和失望。

所以,我报以温柔的态度,顺着她的意思说:

“是的,我和他们一样无法做你最交心的朋友,但我相信,你是渴望联结的,我在陪你做到。”

经过几次的交谈,淼淼的愤怒和绝望变弱了,并且去思考“没朋友”背后的联结问题:

她不是没朋友,而是渴望跟朋友的关系如同「母婴般的完美」,去弥补童年的缺憾。

而咨询师的陪伴,可以慢慢使她意识到这一点。

有一次,她忽然说:

“几次咨询下来,我感觉到你是真诚的。

我好像……对关系期待太高了。

是啊!你不可能完美理解我。”

她尝试放下「母婴般的完美关系」的期待,去感受到身边更多人的真诚。

后来做咨询,她说:我感觉到,眼前一个个可触的人,好像能在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着陆了。

而这一过程,正需要咨询师以“母亲在场”的状态,陪来访者渡过。

最后,建立「我」的完整感。

正如温尼科特说:

没有单独的婴儿这一说,只有母婴作为一个单元整体的存在。

而长大,意味着从一个单元整体中分化出独立的我,从而拥有了心灵的「完整感」。

换句话说,成长必须经历母婴关系的「分裂」,才会走向「我心中有人」的成熟状态。

咨询中,「社恐」小欣也开始了一场与父母人格分化的“浩大工程”。

最近,她在一个书友会里遇到了一名男性,并产生好感,但还是有点踌躇。

她问了妈妈,得到的回复是:“对方可能会介意你离过婚。”

为此,我请小欣每当想求助妈妈时,试着去问——

对于成熟的我来说,这应该怎么处理?

她自己的答案是:我不觉得离过婚有问题。

于是,她有了独属于自己的、跟妈妈不同的答案。在这一刻,她也体验到跟妈妈分离的爽快感。

而「社牛」淼淼,也同样要通过自我回应,来获得完整感。

每当她间歇性“退圈”,想删好友时,我鼓励她:

你是完整的。

你有能力断裂任何关系,前提是体会这个冲动背后诉说着怎样的渴望;

你可以先信任自己的感觉,再考虑别人的认可。

在一段长程的咨询后,淼淼说:

曾经,总需要有一个托住自己的“底”,但它在别人那里;

而现在我感觉,我就是自己最好的“底”。

这个“底”,便是她所开始信任的——自己的感觉。

由此,她们都经历了一场从「心中无人」到「心中有人」的旅程。

她们不再以为孤独是洪水猛兽,反而,能好好享受它。

写在最后

如果你是一位父母,可以试着给孩子一份“大人在场的孤独”,这是对一个孩子发展心智与想象力最有利的空间。

如果你是一位孩子,试着给自己独处的现实空间与心里空间,以完成与父母人格的分离,使自己的心灵走向完整。

现在,孤独对你而言,是一个具有魅惑美感的存在,还是一个令你恐惧的、一步踏入万骨枯的寂寥?

恐惧孤独,也许因为我们还留恋于完美的母婴关系;

拥抱孤独,也许是你的成熟完整,帮你在孤独中看到了真正的自己。

作者:关常晶,深耕于精神分析取向的专职心理咨询师。相遇的时刻,新世界的打开。公众号:心灵城堡心理工作室。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:武志红(ID:wzhxlx)。

声明:版权归原创所有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